“钢铁行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资产负债率高是必然的。在钢铁需求量比较大的时候,钢铁企业的原料采购和产品输出速度都很快,资金周转速度也比较快。近几年,钢铁产能过剩,钢铁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导致库存增加,进而使得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资金不能快速周转,导致企业负债率偏高。可见,钢铁行业的高负债率与产能过剩密切相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如是说道。
相关数据显示,钢协会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于2008年突破60%,之后逐年攀升。2014-2016年,资产负债率平均为69.6%,2015年则高达71.04%。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中国钢铁产能约为6.6亿吨,到2015年达到峰值,在12亿吨左右,产能严重过剩。
2016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9.6%。对于这个数值,刘瑞认为,钢铁行业将近70%的负债率肯定是偏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去产能、去库存、重组债务链“三管齐下”,钢铁行业的负债率才能降下来。
对于债务重组,刘瑞指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大鱼吃小鱼”,即优势企业兼并弱势企业,买断后者的债务。这个办法有利于钢铁行业整合产业链,也有利于行业未来发展,但需要警惕“小的”把“大的”拖垮。二是如果集团公司旗下的两家企业,一个债务轻,一个债务重,那么,集团公司可以采取一定手段,使两家企业的债务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稀释债务的目的。
今年初以来,一些钢铁企业与银行签订了债转股协议,但据一部分企业反映,在债转股过程中,出现了“明股实债”的现象:债转股变成了债转债,只是短债变成了长债,有的债转股利率还高于平均贷款利率。对此,刘瑞认为,对于钢铁企业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按照银行的意图在推进债转股。
一般来说,长债利率是低于短债利率的。如果短债变长债后,利率不降反升,那企业与银行之间签订的债转股协议就是不合理的。刘瑞强调:“去杠杆的办法有很多,但是,一定不要忘了最根本的目的——把实体经济救活,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位。所以,在处理债务的过程中,既不能向着银行,把银行养‘肥’了,把实体经济拖‘瘦’了,也不能把优势企业拖‘瘦’了,继续养着半死不活的企业。”
钢铁行业去杠杆,需要政府、企业和银行等各方面形成合力。刘瑞指出:“在债转股过程中,银行肯定是能压价尽量压价,企业是能抬价就尽量抬价,银企之间处于一种博弈的状态。这个由市场决定,政府做不了主。但是,政府要定好时间表,督促双方尽快落实。企业和银行一旦达成一致,就得按合同办事,不能单方面违约。”
(更多黑色系新闻价格请进入:http://www.metalk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