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由湖南有色研究院承担的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钨矿选矿实验项目通过专家评审。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孙传尧院士为主任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工艺流程合理可靠,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报告可作为下阶段设计依据。
巴库塔钨矿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上世纪60年代末由前苏联专家发现并探明储量约27万吨,是世界级的特大型露天钨矿,储量可列入世界十大储量钨矿。2015年,该钨矿投资方香港佳鑫国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控股的哈萨克杰特苏钨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对巴库塔钨矿进行选矿试验技术开发研究,该院接到试验委托后立即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科研攻关。
一方面,巴库塔钨矿属于中等品位的石英脉大型露天钨矿,白钨矿嵌布粒极不均匀多为细小的颗粒包裹在石英颗粒中;另一方面,矿区年平均气温低,常规选矿药剂抗低温能力差、捕收能力弱、回收率低,药剂消耗大。该院以陈代雄总工程师为首的科研团队经过长达两年的科研攻关,完成了从工艺流程试验到扩大试验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试验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双官能团钨矿物捕收剂HW,该药剂具备水溶性好、捕收性和选择性强等优点,确保了钨浮选优良选矿指标。闭路试验获得钨精矿含WO3 65.55%,回收率87.74%的优异指标。相比前苏联时期选矿指标回收率有大幅提升,超过15个百分点。先进技术创造重大经济效益,确保产品全部为高品质钨精矿,无需高污染的盐酸浸出脱磷脱碳酸钙,工艺流程简化,成本降低,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全部循环回用,实现选矿废水零排放,绿色环保。
湖南有色研究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巴库塔钨矿矿体厚大、集中,矿石埋藏较浅,局部出露地表,矿体围岩性质较好,采用露天采矿,剥采比小,适合大规模露天开采。该项目投产后,钨精矿产量将达到世界产量的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