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降低数码产品更换新电池的概率,即有效缓解蓄电池容量的衰退速度,研究者便设计出一种含有二硫化钨纳米片的高质量锂电池负极材料。而之所以选用硫化钨作为负极的添加剂的原因是,其是一种惰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能有效避免活性物质与有机电解液之间的发生热化学反应。
负极与电解液之间的反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SEI膜的分解;嵌入负极的锂与电解液的反应;嵌入负极的锂与黏结剂的反应。
常温下电子绝缘的SEI膜能够防止电解液与负极材料的进一步反应,但是在100℃左右SEI膜会发生分解反应。尽管SEI分解反应热相对较小,但其反应起始温度较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负极片的“燃烧”扩散速度。
在较高的温度下,负极表面失去了SEI膜的保护,嵌入负极的锂将与电解质溶剂直接反应生成乙醛或氧化乙烯。反应热随着嵌锂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它还与黏结剂的种类有关。
目前,在负极方面改善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成膜添加剂或锂盐来增强它的热稳定性。降低嵌入负极的锂与电解液反应热的途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减少嵌入负极的锂和减小负极的比表面积。
据悉,此前还有研究者是通过向锂电池负极材料中添加二硫化钨纳米片的方法来提高产品的化学稳定性,进而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负极与电解液发生反应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