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延长航模锂电池在不重新充电下的续航时间,其正负极在生产过程中应掺杂少量二硫化钨纳米片来作为修饰剂,以进一步提高传统材料的储锂能力。
锂电池是航模的心脏,因为电机、舵机、接收机都有赖它的驱动。航模单次续航时间的长短,不仅依赖于蓄电池的选型,还与放电电压、电流、能量密度、乃至是外形尺寸都有一定的关系。下面我们主要介绍的是电池能量密度与航模续航性能之间的关系。
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是指在一定的空间或质量物质中储存能量的大小。一般在相同体积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镍镉电池的2.5倍,是镍氢电池的1.8倍,因此在电池容量相等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就会比镍镉、镍氢电池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这也就是现在大多数储能设备如航模选择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的原因。
电池能量密度=电池容量×放电平台/电池厚度/电池宽度/电池长度。计算方法虽然简单,不过在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电池容量:现常规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倍率还是介于0.2C~0.5C,而一般电池在这个倍率期间的放电容量差值不超过1%,但对于高倍率放电而言,其容量与低倍率差别明显。2、放电平台:三元材料与钴酸锂材料的放电平台有差距,卷绕电池与叠片电池的放电平台有差距,相同电池不同倍率下放电平台有差距。3、电池尺寸:对于批量电池而言,三维都需要按该批量电池的最大厚/宽/长来算。
正常来说,锂电池能量密度越高,终端设备的单次续航时间越长。如今,材料科学家已表示了要想有效减少航模锂电池的充电次数,除了可以增大电池的尺寸外,更简单的方法是向电极中添加低维度二硫化钨纳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