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单兵作战系统、潜艇、无人机、空天飞行器等装备,在陆海空天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那锂离子电池内部极片的制造工序有哪些呢?极片制造工序主要分为制浆、涂布、辊压以及分切四个部分。
制浆是将正、负极原材料(粉状)各自添加溶剂、粘结剂等化学物质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具有一定粘度的正、负极浆料的过程,而搅拌过程需在真空状态下进行,避免浆料受到污染、或者混入气泡等。
涂布是将搅拌完成的浆料通过涂布机构均匀涂覆到铝箔或铜箔的正反面上并进行烘干,涂覆精度要求较高,极差需控制在几个微米内,烘干时不能过分干燥或干燥程度不够,否则将影响后续电芯的制作。
辊压顾名思义是将烘干的极片通过施加轧制力的对辊,增加极片涂层密实度,辊压过程对轧制力的控制至关重要,太大易损伤极片,太小则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
分切是用分切机将极片分切成各种规格的条状极片,以用于后续卷绕或叠片,切面毛刺、波浪边、掉粉是极片分切过程中重点控制的现象。
以上内容就是极片制造工序的具体内容。而影响锂电浆料一致性的因素主要有搅拌工艺、搅拌设备、原材料差异、环境控制、操作工人熟练程度等。浆料的一致性对后续的涂布、辊压和极片的一致性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