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硬質合金歷史!
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而當時我國的工業體系,幾乎一窮二白。硬質合金,作為“工業的牙齒”,更是一片空白。面對極端落後的工業基礎,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痛下決心,毅然決定在株洲籌建中南硬質合金廠(株洲硬質合金有限公司的前身)。並先後兩次共選派101人遠赴蘇聯,學習硬質合金相關專業知識。中蘇人民的友誼之花,孕育出了新中國第一塊硬質合金。從此硬質合金產品在株洲大地上開枝散葉,芬芳滿天涯。
60多年前,正值新中國建立不久,百廢待新,國家將工業體系建設作為各項建設事業的重點。硬質合金作為“工業的牙齒”,是一個基礎性產業,與舉國建設事業密切相關。而當時我國的硬質合金產業幾乎是一空白。在此背景下,硬質合金專案被國家確定為“一五”期間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並決定在株洲籌建中南硬質合金廠。1955年至1956年間,經有關部門核准,工廠共選派101人遠赴蘇聯,學習硬質合金生產、機械、電氣、儀錶等專業知識。 赴蘇聯實習,首先要克服的一個難關就是俄語。1955年4月,他們被選調到中央有色局吉林幹部學校,突擊學習俄語。當時大多數人是第一次接觸俄語,但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起早貪黑地趕時間,攪盡腦汁地學語法,甚至晚上做夢都在背單詞。一年下來,大家的俄語水準有了普遍提高,有的學員甚至還能擔任技術授課的翻譯。 從吉林幹部學校結業後,學員們分兩批前往蘇聯,第一批是1955年10月,第二批是1955年12月。學員們多是第一次走出國門,一想到自己將遠赴萬里去學習知識,每個人都信心滿滿,心情激動萬分。登上列車的那一刹,他們熱淚盈眶地作別故土,心裡一遍遍地默喊著“祖國母親萬歲”,並對自己說,一定要刻苦學習,報效國家。
火車行進在冰天雪地裡,窗外朔風凜冽,林濤怒吼,好一派北國風光。經過9天9夜的車程,順利達到了莫斯科。
初到蘇聯,學員們在語言、氣候、飲食上多少有些不適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他們,那便是兩國的文化差異。一位老同志舉了個例子,初到蘇聯時大家進商店購物見了工作人員便喊“售貨員同志”,她們表現得極不熱情。後來有人提議,對40多歲的婦女應以“大媽、大娘”相稱。結果人家又瞪著雙眼問道:“我很老嗎?我像媽嗎?”弄得大家一頭霧水。直到大家重溫了“出國須知”,頓然醒悟,原來蘇聯婦女喜歡顯年輕的稱呼。從此,大家吸取教訓,統一稱呼她們為“姑娘”,得到了她們熱情的回應。這件事給大家上了難忘的一課,那便是入境一定要隨俗。 學員們到達蘇聯後,蘇聯人根據他們的專業,將他們分到各地的工廠,如莫斯科的工廠、北高加索的工廠、斯大林格勒的工廠等等,接受專業的培訓。蘇聯的師傅們非常熱心,在他們幫助甚至手把手的指導下,大家進步很快,基本掌握了各崗位的操作方法。
學員們除了學到技術知識外,還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一位老同志向筆者分享了他的故事,當時他被分到蘇聯522廠實習,師傅是一位老布爾什維克,也是一名工段長。由於他為人熱情,學習用功,得到了師傅的賞識。有一天,師傅讓他代行工段長職能,而且把酒精庫的鑰匙也交給他管理。蘇聯人愛喝酒,而且酒精也敢喝,故酒精庫鑰匙是最難管理的。一時間一些男職工都來套近乎,誇他聰明、能幹,目的就是要一點酒精喝。由於抹不開情面,他沒有堅持。幾天後,車間的一位管理人員醉倒在更衣間,車間撤銷這人的職務。當天下午,師傅就收回了酒精庫鑰匙,並告訴他,用權不嚴就是害人。
蘇聯學習期間,當時出訪到此的我國党和國家領導人也惦記著中國學員。在莫斯科實習的學員先後受到譚震林、朱德等領導人的接見,感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關懷、教育。據一位老同志回憶,1956年中央首長朱德同志率代表團訪問蘇聯時,在莫斯科大學接見了他們。朱德同志勉勵大家:努力學習,把工作搞好,建設國家。短短幾個字,寄託了一個偉大革命家對青年人的殷切希望。在戰爭年代,中蘇兩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凝結成了深厚友誼。在建國初期,在新中國的各項建設事業中,這份友誼得以深化,這在蘇聯援華的156項重點專案建設中得以體現。 一位老同志說,今年5月,習近平主席會見俄二戰老戰士代表、俄援華專家代表及親屬,並為他們頒發了紀念獎章。這令他感動不已,體現了兩國領導人對傳統友誼的珍惜。
一位老同志回憶道,那時當地的學校經常組織聯歡晚會,邀請中國實習生參加,場面熱情洋溢。蘇聯人開朗、活躍,大家友好相處,還時常來串門,教大家練習口語,建立了濃厚的友誼。最令他們感動的是,當他們回國臨行之際,工廠的車間主任、指導老師等為他們送來了一盒大蛋糕,與他們告別,久久不肯離去。
學員和蘇聯師傅在平日的相處裡,感情日益深厚,有時還會邀請他們去家裡做客,由於桌子不夠用,大家就三三兩兩地站著吃,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隨便,使大家感到像在國內過年一樣,非常溫馨。友情也有昇華成愛情的時候。在蘇聯實習期間,有一位學員結識了一位蘇聯姑娘,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隨著瞭解加深,兩個年輕人情投意合,暗生情愫。但在當時的背景下,這是不被允許的。回國前夕,他在給姑娘的信中寫道:“美麗的姑娘,請讓我把這份純真珍藏,化作溫暖,化作動力,去建設我的祖國……”
1956年以後,赴蘇聯實習人員陸續學成歸國,投入到工廠的各項事業中。“我們就是‘種子’,把從蘇聯學回來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一位赴蘇學習的老同志說。他們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分享給身邊的同事,結合國內和生產實際情況進行科技創新、工藝創新、設備改造等。
工廠從1955年3月破土動工到1957年11月基本建成,建設者們僅用了一年零九個月的時間。接下來是緊張的試生產,幹部、工人、技術人員不分彼此、齊心協力,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突破了系列關鍵的工序。
1958年4月1日,工廠正式投產。當年9個月的硬質合金累計產量就達到755.6噸,為設計水準的近兩倍。投產一年,即收回了工廠的全部投資。1958年,工廠為中央17個部局和全國27個省市提供了硬質合金產品,基本上緩解了國家對硬質合金的迫切需求。 而這批赴蘇學習人員因視野開闊、技能過硬、求學篤進,註定了他們必將成為工廠生產、經營、科研、管理等崗位上的中堅力量。他們當中如王君篤、邱立文等後來成為了工廠的高級管理層,他們以獨特的視角、能力和魄力,帶領廣大職工攻艱克難,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引進先進生產線,加快產品轉型升級,奠定了工廠在行業內的龍頭地位;佘振輝、李俊群等成為了工廠傑出的技術專家。佘振輝完成了20項硬質合金基礎理論研究,10項硬質合金工藝因素的改革,8種硬質合金新設備的創制和20種硬質合金材質的研究。李俊群作為儀錶專家,于1977年遠赴羅馬尼亞參與了援建工作;還有的人成為了生產骨幹,在平凡的崗位上無怨無悔地奉獻青春和智慧。 建企63年以來,株硬從赴蘇聯學習,到自主創新;從建廠初期的區區幾個合金牌號增加到100多個牌號,再到援建羅馬利亞、四川自貢硬質合金廠;從老生產線,到引進瑞士山特維克公司300噸硬質合金生產線;從出口硬質合金原材料,到出口高附加值產品……株硬人在前輩們給予的經驗中,緊跟時代步伐,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書寫著新的傳奇。
[本文摘自微信公眾號方志株洲,原文作者龔道龍,若涉及侵權,請通知刪除,或與中鎢線上聯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