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印度一直在力圖實現其鋼鐵大國夢,但是,考慮到產品品質和成本等方面與中國鋼材之間的差距,印度國內消費者實際上更青睞中國鋼材,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印度從2015年開始就已經針對中國鋼材進口出臺了各類限制措施。
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印度針對中國共發起了12宗貿易調查,這其中多為鋼鐵領域的反傾銷調查。12宗調查也使得印度成為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最多的國家。8月9日,印度政府宣佈對93種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徵收反傾銷稅,涉及化工和石化、鋼鐵和其他金屬製品、纖維和紗線、機械產品、橡膠或塑膠製品、電力電子產品和消費品等。
2016年,中印貿易額達711.8億美元,其中,印度出口額為117.5億美元,進口額為594.3億美元,印度對中國貿易逆差為476.8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印度第一大交易夥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面對如此緊密的貿易關係,印度卻選擇了對包括中國鋼材在內的眾多產品揮舞起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實在不明智。
事實上,本輪印度反傾銷調查中國鋼材出口後期的走勢影響並不會太大。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在中國的鋼材出口版圖當中,特別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鋼材出口方面,印度市場的地位正在呈現下降趨勢。2016年,印度在我國鋼材出口國中僅位列第7位,排名落後于越南市場;2016年,我國出口印度鋼材331.4萬噸,較2015年減少144.7萬噸,同比下降30.4%。通過這組資料我們不難發現,中國鋼鐵企業對於印度市場的依賴程度並不很大。
其次,在國際鋼材貿易產業鏈的高端市場上,中國鋼材和日韓鋼企相比雖有一定的差距,但在中低端市場方面,中國鋼材卻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而且,在高端市場上,中國鋼企的競爭力也在逐步提高,中國鋼企正越來越縮小與世界先進鋼企的差距。因此,中國鋼鐵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地位與日俱增,也受到了包括印度、美國客戶在內的眾多海外使用者青睞。
總之,對於中國鋼企來說,來勢洶洶的各種反傾銷調查,這些年我們也見得多了,並不會讓中國鋼企覺得“天就要塌了”。一方面,我們當然要運用國際貿易規則,合理合法保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另一方面,中國鋼企經歷了這些年在國際市場摸爬滾打,早已煉就了一顆平常心,努力把自己做得更優,更強。唯此,我們才能在國際競爭市場始終處於不敗之地。
(更多黑色系新聞價格請進入:http://big5.metalk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