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有“百年港城”之稱,自然資源豐富。已發現礦產資源35個礦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18種,查明礦產資源儲量759396.94萬噸。金屬礦產主要有錳硼石、錳、金、鎢、鉬、銅等20多種,非金屬礦產主要有水泥石灰岩、重晶石、疊層石等,都具有較高開採價值。
此外,天津市附近海域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超過1.9億噸,天然氣儲量638億立方米。鹽田面積338平方公里,海鹽年產量240多萬噸,是我國最大的海鹽產區之一。地熱資源儲量豐富,具有埋藏淺、水質好的特點,已發現的10個具有勘探和開發利用價值的地熱異常區,熱水總儲藏量達1103.6億立方米,是中國迄今最大的中低溫地熱田。漁業資源種類約有80多種,主要漁獲種類有30多種。
根據《天津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到2020年,天津市地質礦產工作在服務城市建設、農業、地質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明顯進步;新增探明地熱資源儲量,資源集約節約和綜合利用水準不斷提高;關閉全部固體礦山;加強北部山區“三區兩線”範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礦山生態保護取得顯著成效;繼續開展北部山區突發性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地質環境監測體系進一步完善;繼續開展地質資料資訊化建設;礦產資源管理水準不斷提升。
到2025年,天津市將進一步開展公益性地質工作;加大地熱資源保護力度,積極推進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結構與佈局調控,嚴格調控地熱開採量,繼續提高地熱回灌率;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地質環境得到進一步治理;地質環境監測網路進一步完善;地質成果社會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