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進行普查找礦時,地面上能直接或間接指示出該處地下可能有礦床存在的各種標誌。指示礦產可能存在的一切現象和線索,統稱找礦標誌。
一、鎢礦床找礦標誌
1、水系重砂測量和土壤重砂測量。這是因為白鎢礦和黑鎢礦,在風化剝蝕時不易被氧化分解,而作為重物聚集在鬆軟沉積物或土壤的底部。
2、由深大斷裂從深部帶來的殼幔混源型岩脈,可以形成斑岩型、角礫岩筒型鎢礦;而來自殼源型的岩脈則形成脈型或夕卡岩型鎢礦。
3、鎢礦區的含鎢石英脈常成群成帶的產出,且多具等距產出特徵。根據鎢成礦的水準與垂向分帶分佈規律及液壓致裂裂隙產出規律,便能夠準確地預測出隱伏礦脈的存在。
4、花崗質岩體的內外接觸帶、岩體頂蓋相圍岩,具有雲英岩化、矽化、鉀化、絹雲母化、螢石化、矽卡岩化等部位是尋找鎢礦的好場所。
5、在矽卡岩-斑岩型的銅礦、鉬礦、鉛鋅礦、稀土礦、鈮鉭礦及似層狀類矽卡岩分佈區,應注意尋找鎢礦。
6、由於細粒白鎢礦易於與石英相混淆,但白鎢礦發淡藍色螢光,而石英不發螢光。因此,用螢光照射便是區別石英與白鎢礦的最有效快速的手段。
二、鉬礦床找礦標誌
1、斑岩型鉬礦(細脈浸染型鉬礦):產於花崗岩及花崗斑岩體內部及其周圍岩石中,礦化與矽化、鉀化關係密切,以黃鐵礦、輝鉬礦、黃銅礦為主,礦體呈層狀、似層狀、筒狀、巨大透鏡狀產出,品位偏低,伴生有銅、鎢、銀、錸、鉛、鋅、鈷、硫等。
2、矽卡岩型鉬礦:產於花崗岩類岩體與碳酸鹽圍岩接觸帶,以及外接觸帶沿層發育,常見金屬礦物為黃鐵礦、輝鉬礦,次為黃銅礦、磁黃鐵礦、黑鎢礦、白鎢礦、方鉛礦、閃鋅礦等,礦體呈透鏡狀、扁豆狀、似層狀、囊狀、筒狀、脈狀等,品位較富,伴生有銅、鎢、鉛、鋅、金、錸、硫。
3、脈狀鉬礦:產於各種岩石(侵入岩、噴出岩、變質岩、沉積岩)的斷裂帶中,傾斜常陡,常見黃鐵礦、輝鉬礦,次為黃銅礦、磁黃鐵礦、黑鎢礦、斑銅礦、方鉛礦、閃鋅礦等,礦體呈脈狀、複脈狀、扁豆狀,往往伴生有銅、鎢、鉛、錸、硫、金、銀。
4、沉積型鉬礦床征:可分為砂岩型鉬銅礦床、砂岩型鉬鈾礦床和黑色葉岩型(石煤型、劣質煤型、炭質葉岩)五元素建造鉬礦床,常見膠鉬礦、輝銅礦、黃鐵礦、輝銅礦及含鈾鉬礦物、鎳的硫化物,礦體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扁豆狀,伴生有銅、鈾、鎳、釩、鉛、鋅、鈷、鍺、硒等。
5、鉬的次生礦物:彩鉬鉛礦,晶體呈方形板狀,顏色鮮豔,多呈黃色、蠟黃色、稻草黃色、桔黃色至桔紅色。金剛光澤,密度大和與其他鉛礦物共生的特徵中,予以鑒定。
三、鈷礦床找礦標誌
1、含銅鎳礦和釩鈦磁礦的超基性岩體及其氧化帶,常常有鈷富集成礦。
2、黑色岩系中的斷裂破碎帶。
3、含錳土可構成鈷土礦床,礦石呈黑色或藍黑色,具有膠狀結構、結核狀或同心圓狀構造,由含鈷、鎳、銅的偏錳酸礦、鋰硬錳礦鉀硬錳礦和褐鐵礦組成,呈片狀、葡萄狀、球狀或珊瑚狀。
4、鐵、銅、金礦及個別鉛鋅礦有可能構成伴生鈷礦。
5、老變質岩的風化殼,如康滇地軸的昆陽群風化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