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15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在白宮正式簽署。根據協定內容,中方承諾未來兩年將在2017年規模的基礎上擴大自美國進口不少於2000億美元的商品,涉及製成品、農產品、能源、服務等多個領域,包括稀土。
作為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一部分,中國取消從12月開始對進口的美國稀土永磁材料加征5%關稅。自2019年6月開始,中國對進口美國稀土礦徵收25%的關稅。
稀土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戰略資源,是“工業維生素”,是“新材料之母”,廣泛應用於電子資訊、航空航太、環境保護、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和國防軍事等領域,是未來新興產業發展所必需的的關鍵性戰略資源。
過去兩年中,美國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由不斷對中國發起貿易保護主義,同時加大舉措保護稀土、鎢等關鍵礦產資源的供應安全,包括原料供應來源追溯與礦業許可審批等政策。因此,此次協議中美方同意對中國出口稀土,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2018年美國鈧需求100%依賴進口,而釔的進口量占其國內消費量的超過95%。此二者都是國防導彈應用中必不可少的稀土元素。而中國是美國主要的稀土進口來源國,2014-2017年中國稀土份額占美國稀土進口總量的80%。
當然,協定既然達成,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將稀土列入貿易協定的商品名單,也並非無跡可尋。
要知道,中國不僅是最大稀土生產國、出口國,也是最大稀土消費國、進口國。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稀土產量約為19萬噸,中國稀土產量配額是12萬噸,總產量占全球的63.2%;2018年中國稀土出口總量為53031.4萬噸,高於中國以外的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總開採量;中國生產的稀土大部分能供應國內使用,2018年中國消費量占全球消費總量的57%左右;2018年中國進口稀土氧化物及氧化物當量41400噸,居世界榜首。
不過,專家對美國向中國出口稀土這件事,仍是持懷疑態度的。彭博分析師Andrew Cosgrove就面臨與稀土類似境地的鋼鐵表示,“商品名單中沒有任何明確的數字,因此我不認為資本支出週期會真的發生改變。”他認為,進入協議名單,並不意味著市場基本面一定會受到重大影響。
分析師Andrew Ginsburg表示,這些礦產被列入名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中國承諾向美國購買2000億美元的商品。如果包含這些稀土的商品出口到中國,這將算入中方的承諾額。確實,聊勝於無,至少中方的2000億承諾額又多了一個計算來源。
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在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簽署儀式上致辭時說,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利於中國,有利於美國,有利於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