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4日,自然資源部發佈《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2019年版)》,其中,涉及稀土礦勘查、采選及綜合利用技術的有:
一、贛南鑽——人力衝擊取樣鑽
適用範圍:華南離子型稀土礦床的勘查;或風化殼厚度小於45m,岩石等級Ⅰ~Ⅱ級的風化殼型礦床。
基本原理:通過鑽進使施工深度能揭穿全風化層,進入半風化層0.5~1m以上,礦體揭穿率達到90%以上,使用岩心防掉器保證施工過程中不掉樣、不混樣,進而替代小圓井和鑽探、取樣鑽。
工藝技術或設備:
1.關鍵裝備:鑽頭、岩心防掉器、鑽杆、接手、操縱杆;
2.施工工藝:鑽定孔位→簡易平整場地→準備階段→開孔鑽進→岩礦心整理→縮分取樣→終孔→校正孔深→封孔→驗收。
推廣前景:該技術適用於風化殼離子型稀土等以全風化層為目標的礦床勘查,替代小圓井、淺井及部分淺鑽,對提高風化殼型礦床的勘查進度、降低勘查成本、減少安全隱患效果顯著。
推薦單位:江西省自然資源廳
申報單位: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贛南地質調查大隊
二、離子吸附型稀土分量野外現場快速定性定量測試技術
適用範圍:離子吸附型稀土野外快速測試
基本原理:一是針對“離子吸附型”稀土元素吸附於粘土礦物,易被強電解質交換而轉入溶液中的特點,在野外現場,以2.5%的硫酸銨浸泡樣品,浸泡液加入草酸以產生乳白色沉澱後,用可擕式X射線螢光儀測試,定性判斷是否為離子吸附型稀土樣品;二是通過建立稀土樣品浸泡液濃度與樣品離子相稀土元素含量之間的對應關係,快速測定原礦輕重稀土各分量的含量。
工藝技術或設備:
1. 野外現場稀土元素的分離;
2. 實驗室內製備一套定量校準的包括釔等15個輕重稀土元素含量的標準測試膜;
3. 可擕式X射線螢光光譜儀及野外車輛。
推廣前景:該技術實現了野外現場離子吸附型稀土的快速測定,具有操作簡單、節能環保、高效快捷等特點,有效減低了勘查成本,可在離子吸附型稀土野外勘查中推廣應用。
推薦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
申報單位: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三、難選輕稀土礦低碳高效利用新技術
適用範圍:輕稀土礦選礦
基本原理:
通過捕收劑EM-WX的螯合作用,增大細粒級稀土礦物表觀細微性,強化細粒稀土礦物高效回收和預富集;通過自主研製的泡沫促進劑EM-312的穩定和發泡作用,強化細粒稀土礦物與捕收劑的接觸,實現常溫條件下形成穩定的稀土疏水聚團,稀土疏水聚團再經加密網狀介質高梯度強磁機進行磁選提純,最終大幅提高稀土的選礦回收率和稀土精礦的品位。
工藝技術或設備:採用浮選促進劑EM-312,實現了“浮團聚磁選”新工藝,使得稀土礦實現常溫浮選,降低稀土選礦藥劑毒性,減少稀土選礦廢水對環境影響,實現稀土礦短流程浮選,提高選礦效率。
推廣前景:該技術降低了原礦入選品位,實現了REO品位2%左右的低品位稀土礦的分選,可有效促進我國難選稀土礦的開發利用。為德昌、內蒙古包頭白雲鄂博、四川冕寧犛牛坪等地稀土合理開發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最大限度的使稀土資源得到充分的資源利用。
推薦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
申報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
四、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綠色高效浸萃一體化新技術
適用範圍:離子吸附型稀土資源
基本原理:
1. 綠色浸取:稀土離子(RE3+)通過較弱的靜電作用吸附在高嶺土、白雲母等矽鋁酸鹽礦物([cec]m•nRE3+)上。當這些RE3+遇到化學性質活潑的陽離子(如NH4+、Mg2+等)時,可發生陽離子交換反應,因而離子相稀土可被一定濃度的電解質溶液交換和淋洗下來。
2. 高效萃取富集:在低酸度條件下,利用P507、P204等酸性磷(膦)類萃取劑([HL]2)與水溶液中的稀土離子(RE3+)進行陽離子交換而使RE3+從水溶液中提取分離出來。
工藝技術或設備:
1. 生態環境友好型鎂鹽及其複合體系浸取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新技術;
2. 低濃度稀土浸出液非皂化與非平衡耦合離心萃取富集新技術;
3. 離子分相耦合原位氣浮除油回收有機相新技術;
4. 低濃度稀土溶液萃取的大流比、高通量新型結構離心萃取機。
推廣前景:
該技術根據礦區土壤成分調節鎂鹽及其複合體系浸取劑的組成,使土壤中交換態鈣/鎂比例滿足土壤養分比值要求,從源頭解決氨氮污染難題。同時,解決了有機相乳化、損失大的工藝難題和大流比、高通量的設備難題,首次實現低濃度稀土浸出液直接萃取富集的工業應用,獲得了高效富集與不產生氨氮廢水和含放射性廢渣的雙重效果。該技術可以逐步在國內其他省區甚至國外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山推廣應用,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推薦單位: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申報單位: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鋁廣西有色稀土開發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