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北京時間17點45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化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約翰•古德伊納夫(John Goodenough)以及日本化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因在鋰電領域做出重大貢獻,而獲得此獎項。
古迪納夫以97歲高齡打破諾獎獲得者最大年齡紀錄,他是美國固體物理學家,美國國家工程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鈷酸鋰、錳酸鋰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發明人,打破諾獎獲得者最大年齡紀錄。
惠廷厄姆,是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後,是鋰離子電池的開拓者,一直被媒體預測為諾貝爾化學獎熱門人選。
吉野彰,是現代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1983年,他運用鈷酸鋰開發陰極,運用聚乙炔開發陽極,制出世界第一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原型。
經過多年的發展,全球鋰離子電池產業基本形成了中日韓三分天下的格局。此次諾貝爾化學獎花落鋰電領域,或能顯著增強中日韓電池企業生產信心。
中國
寧德時代:這幾年,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已取得輝煌成就,主攻三元電池,代表車型寶馬X1,上汽榮威eRX5等。
比亞迪:國內傳統動力電池巨頭,專攻磷酸鐵鋰,並慢慢佈局三元電池,以方形為主。
日本
松下: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供應商之一,與特斯拉深度合作,主攻圓柱三元電池,代表車型特斯拉以及豐田普銳斯。
東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去年,在橫濱人車科技展上展出了一款以紫色氧化鎢為負極材料的超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
韓國
LG化學:主攻三元軟包電池,目前供貨起亞、日產、通用、雷諾等,代表車型雪弗蘭Volt。
三星:主攻三元電池,目前為大眾、寶馬供應商,主打方形封裝,代表車型寶馬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