巋美山鎢礦往事

鎢礦人,為新中國鎢工業崛起,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

巋美山鎢礦往事

你走在“共和國長子”的行列 | 吳建勤

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70周年華誕。

共和國70周年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寫下了一筆又一筆從悲壯走向豪邁的恢弘篇章。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

回顧共和國鎢礦工業發展歷程,那是一部振興中國有色冶金工業濃墨重彩的歷史,也是一段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奮鬥史。

五十年代初期,解放後的新中國百廢待興,隨著社會建設和軍工的需要,我國在全面恢復和發展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的形勢下,1953年開始一邊實施、一邊編制第一個“五年計劃”(國民經濟發展計畫)。

1955年,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至1957年)正式頒佈。計畫明確“優先發展重工業”。在“一五”計畫的近千個專案中, 156項確定為核心專案,由此,西華山、大吉山、巋美山三大鎢礦,于1953年一同被國家分別列入156個重點項目(江西四項,另一項為洪都機械廠),156項均由蘇聯無償援建。

1953年5月15日,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在莫斯科簽定蘇聯援建中國156個專案的“中蘇協定”

1953年5月15日,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在莫斯科簽定蘇聯援建中國156個專案的“中蘇協定”

2019年6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出席“中俄建交70周年紀念大會”上致詞中說:“在新中國建設百廢待興的歲月裡,大批蘇聯專家用智慧和汗水幫助新中國奠定了工業化基礎,也書就了兩國人民友誼的佳話。……”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設,緣於在共和國工業起步之時,毋庸置疑,作為中國工業的原點,156個重點項目被譽為“共和國長子”!

156項工程,共和國長子

歷史,將銘記這一時期,“156”個重點專案建設,舉全國之力,一場波瀾壯闊、撐起新中國工業大旗的“大會戰”,從“一五”出發,在祖國的白山黑水間歷經艱辛勝利完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新中國大地上,空前地矗立起一個獨立、嶄新的工業體系。

世界鎢都

贛媒網這樣介紹江西:江西礦產資源豐富,有色金屬優勢明顯,不僅具有“世界鎢都”之稱,而且還有“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

方毅副總理和全國鎢業科技工作會議全體工作人員合影

1981年11月,建國以來的第一次“全國鎢業科技大會”在西華山鎢礦召開,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出席會議,並賦詩句:

牡丹亭前鎢業開盛會

西華山下礦產慶豐收

——是為題記

【相關資料】

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有色金屬工業

國家計委經過對中央檔案館、國家經委等大量檔案進行的調查研究,將“156項”的形成、變化和規模、進度等綜合整理出來,1983年6月寫成《“一五”156項建設情況》,確定為150項。在1955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頒佈時確定的156項中,由於贛南電站改為成都電站、陝西422廠兩項重複統計,因此實為154項。在154個專案中,第二汽車製造廠、第二拖拉機製造廠因廠址未定,山西潞安一號立井、山西大同白土窯立井因地質問題未建,總共4個專案未建,實際正式施工項目為150個。

下列為“一五”計畫“有色金屬工業”項目名稱:

遼寧:
撫順鋁廠(一、二期):鋁錠3.9萬噸鋁0.12萬噸;
楊家杖子鉬礦:鉬礦4700噸;

吉林:
吉林鐵合金廠鎢鐵生產部分;
吉林電極廠:石墨製品2.23萬噸;

黑龍江:
哈爾濱鋁加工廠(一、二期):鋁材3萬噸;

江西:
西華山鎢礦:采選1856噸/日;
大吉山鎢礦:采選1600噸/日;
巋美山鎢礦:采選1570噸/日;

河南:
洛陽有色金屬加工廠:銅材6萬噸;

湖南:
株洲硬質合金廠:硬質合金500噸;

雲南:
雲南錫業公司:錫3萬噸;
昆明東川礦務局新建 58~61 采選2萬噸/日;
曲靖會澤鉛鋅礦 新建 58~62 鉛1.5萬噸、鋅3萬噸;

甘肅:
白銀有色金屬公司:電銅3萬噸硫酸2.5噸。

序 篇

“一五”計畫時期,中央和國家領導人對西華山鎢礦、大吉山鎢礦、巋美山鎢礦的開發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和莫大關懷。

巋美山鎢礦頂峰

為加快“一五”計畫工程項目建設進程,國家投入了巨大建設資金。三大鎢礦均為國家冶金工業部直屬單位。

在鎢都贛南,在這片最邊遠的茫茫林海中,無數優秀的礦業人與員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聚集於此,以堅實的步履,揭開了鎢礦開發建設的序幕,開始了中國鎢礦建設的堅定啟航。

1955年,蘇聯專家開始對巋美山鎢礦整體建設工程進行設計。1959年上旬,幾乎先後與西華山鎢礦、大吉山鎢礦同步的、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運礦索道、准裝機械化大型選廠竣工。1960年中旬, 巋美山鎢礦所有建設工程全面完成並正式投入生產。從此,巋美山鎢礦告別了傳統的手工采選工藝歷史,一座成建制的現代化鎢礦宣告建成。

西華山、大吉山、巋美山三足鼎立,並肩成為新中國鎢工業的中堅力量。經過“一五”期間短短幾年的建設與發展,中國鎢工業在世界的領先地位由此確立。

選廠竣工紀念徽章——中蘇握手

選廠竣工紀念徽章——中蘇握手

投產後的西華山、大吉山、巋美山三大鎢礦不負國家殷切期望與重托,為新中國的建設與崛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鎢精產品和稀有金屬的戰略儲備,為新中國工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意義非凡。

巋美山鎢礦、大吉山鎢礦、西華山鎢礦選礦廠

為了礦山建設,原來不通公路的巋美山,專門修通了鎢礦連接外界的專用公路,在這條公路拐變處的路旁,便有了一個專業的“養路段”。

此後,國家在江西贛南、吉安兩地,先後建設了8個大鎢礦(盤古山、鐵山壟、蕩坪、漂塘、下壟、畫眉坳、滸坑、小龍)。

五十年代的中末期,為了給”一五計畫”蘇聯援建的核心專案提供配套服務,冶金工業部、電力工業部,先後在贛南興建了贛州有色冶金機械廠、贛州有色冶金研究所、贛州有色冶金化工廠(803廠)、上猶水電站(陡水湖)、江西冶金學院(前南方冶金學院、現江西理工大學)等配套的輔助單位。為了建設“一五”計畫核心專案,新中國高瞻遠矚,顯示出了空前絕後的雄心壯志。(建於1958年,被譽為“有色冶金人才搖籃”的江西冶金學院,先後隸屬於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隨著計劃經濟時代的退出,江西冶金學院也隨之移交給江西省,成為部省共建院校)。

巋美山鎢礦

巋美山,巍巍聳立,山脈連亙。春雨秋後,山上雲霧繚繞,輕悠舞動間,似青紗般漫過山垇,宛如片片白帆飄遠海天,又仿佛天外之客踏浪而來。

站在山頂眺望,蔚藍的天空下,巋美山,像一個獨立的生態畫卷,顯得格外翠綠,分外妖嬈。

凡是初到巋美山鎢礦工作的人,記不清要轉幾趟車,要拐了幾個灣,要爬多高的山坡。車窗外,在灣灣曲曲的山道處,在一個叫大坳的地方,不經意間就分成了兩半,右邊,繞盤山公路直上,左邊,陡峭的公路延至山谷直抵三亨。

上山•五十年代

上山•五十年代

隨著巋美山鎢礦的生產與發展,從其它工礦等單位陸續調入的職工,紛紛加入到鎢礦的建設大軍。截至1969年,巋美山鎢礦在冊員工人數已達6700多人。

安徽安慶小夥周明清就是其中之一,1962年安徽礦冶學院畢業後來到巋美山鎢礦。之所以選擇鎢礦,一是他嚮往外面的世界,另一個是因為擔心分到煤礦。此前,他對鎢礦的瞭解基於一位老師,說江西有大型的鎢礦,下井不會弄一身黑,而且是國家的重點單位,保障好。

帶著一顆年輕的心,帶著心中美好的希望和嚮往,也帶著對鎢礦僅有的一點瞭解,周明清從遙遠的皖北來到了巋美山鎢礦。汽車經過山上倉庫門前拐灣處,遠遠望去,山勢連綿,沿著這條路走過,食堂、房舍、礦黨委、車間坑口,在雲霧繚繞中忽隱忽現;山間處一棟棟房屋、一排排工棚,錯落地建在這座大山間的窩裡窩外;衛生所、子弟小學、招待所、宿舍,在一條條狹窄的山路間隱藏交錯。

礦山的邊遠與閉塞,在周明清的預料之外。

周明清本來是到大吉山鎢礦的,他覺得大吉山的名字好聽,吉利,後來不知怎麼,結果函件上寫的是巋美山。他想,反正都是山,沒什麼兩樣。和他一起來的,還有為數不多的外省同行、畢業生,其餘多數是剛招上來的鎢礦子弟。周明清到達巋美山后,礦政治部陳主任接待了他和另外6名大學生,第二天他分配到了礦生產技術科,但實際上是在礦一坑口的井下,從事“推車工”工作,每天都要進窿下井。過了幾個天,周明清領到了補發的兩個月工資,整整87元,周明清心想,他叔在老家的供銷社工作,每月工資只有13元多,是礦裡發錯了?後來他悄悄問其它人,當得知礦裡的工資為每月40多元時,周明清樂了好幾天。1965年,他與近200名工人一起被抽調到德興銅礦支援,為期5個月。

巋美山鎢礦往事

1964年10月,中南礦冶學院(原中南工業大學,現中南大學)內燃機班的13多名男女學生,從遙遠的湖南錫礦來到巋美山鎢礦動力車間實習。初到江西贛南的他們新鮮而又好奇:呵!沒想到哇,這裡的山如此陡峻,幾乎沒有平路,汽車從山腳開到山頂,霧濛濛的,真的轉暈頭。讓他們更迷惑的是,他(她)們得分別住在從未住過的工棚裡,而且是透著霧氣的大工棚。

艱苦,成了一個時代的“代名詞!”

此後,有色冶金系統大專院校的學子紛紛到礦山實習。1979年4月,江西冶金學院七九屆採礦系,整個班近40人,齊刷刷地來到巋美山鎢礦下平窿坑口,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習,這大概是巋美山鎢礦歷史以來實習人數最多的一次。在一批又一批的大學院校畢業生實習結束後,有的留在了巋美山鎢礦工作,有的分配到了其它工礦單位。

張柳生,他就是江西冶金學院七九屆採礦系的一員,實習結束後,他分配到了距他老家吉安遂川不遠的小龍鎢礦。

巋美山山上,有個地方叫老街,當時街面上已形成熱鬧非凡的集市,天天都是買賣的圩日,熙熙攘攘的人群,項背相望。老街約三米寬,窄窄的,街的右側為禮堂和燈光球場。街兩旁有貿易商場、裁縫店、修理店、雜埔店。用石頭砌成的臺階,很陡很陡,嵌在高高的山體傾鈄而下,一直通往下平窿坑口,足有100餘級,模樣如那重慶山城。

建礦初始,巋美山鎢礦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異常艱難與艱辛。在山上,大多家屬房是用一條條木板搭建,用大塊大塊的石棉瓦鋪設而成,工人宿舍的屋頂多數是以杉樹皮作瓦片,被工人們稱為“杉皮房”。儘管如此簡陋,但“主人翁”意識使礦工們明白:個人生活是小事,建好礦山才是國家的頭等大事。正是有了這種國家“主人翁”樂觀精神,才有了礦山昨日的燦爛輝煌。

巋美山鎢礦原礦黨委

巋美山鎢礦原礦黨委

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未,巋美山鎢礦建設如火如荼,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們紮根礦山,安家落戶。

正值花季的董潔,身材高挑,圓圓的鼻翼下露出善於表情的唇際,無不張場著優雅的質度。爸爸媽媽、姥姥姥爺全家除了舅媽,都在鎢礦工作。爸爸是吉林人,年輕時當兵,後來南下被派到江西後認識了媽媽。姥姥祖籍河北,她父親先後在遼寧鞍山、湖北大冶工作,1958年舉家遷到江西巋美山鎢礦,此後,全家一直住在山上。1970年,巋美山鎢礦在整體搬遷時,全家又遷往江西新餘——良山鐵礦。

隨著鎢礦的建設與發展,工作生活、文體娛樂、通訊交通、日常供給等各項基礎設施逐步建立與完善,國家堂堂的現代化鎢礦,儼然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天地。

中國各地區域文化五彩繽紛,各具特色,形成了中華文化的深厚根源。在鎢礦,祖國各地人才的彙集,多元性文化的綜合薈萃,造就了一支傑出的礦山隊伍。同時,南北文化的相交相融,地方文化的加疊重合,五湖四海的語言、習俗、飲食的各盡不同,在鎢礦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人文景觀。出自於巋礦不帶捲舌音的普通話“阿是,阿不是”,就在這種特定的文化影響下逐步形成。

那年代,對於地方上的人,鎢礦人還不太待見,我是礦山人,就是“公家人,”工資高、待遇好,具有一定的地位優勢。“地方上一般男生要追礦山的女生,真的很難。”如果男生找地方上的女生,“那就要好好挑一挑哦。”鎢礦人坦言,作為礦山子弟:“很自傲”。

歡騰的礦山更加歡騰!

那年代,山上的人很多,只要是塊小平地,都建起了工人或家屬住房,還有許多房子建在山壁上。建礦之初的巋美山,山上黃花垇、竹掃地、七號隆釆礦場區空曠而幽靜的山澗,回蕩著礦工們激昂的聲音,礦山上每條小道,到處都是三五成群的工人,讓人感覺不到這裡的泛味、單調與冷清,這裡,成了一個大的集合點。

“吃苦耐勞,奉獻礦山”,是當年的鎢礦工人建設礦山的真正寫照。沐浴社會主義優越時代的縷縷暖陽,礦山工人個個氣概昂揚。

那時的你,那時的我,

在那時的山上,那時的山下。

鎢礦井下工人

鎢礦井下工人

幾份榮耀帶著幾份神秘, 幾份激動又有幾份驚奇,在全礦上下,為國建礦,為國開礦的激情點燃。礦工們不計得失,多出鎢、出好鎢、多幹快上成了礦工們奉獻的主流;學先進、比先進、趕先進的熱潮不斷掀起;評勞模、當勞模已成為全礦披紅戴花的最高榮譽;“青年班”、“突擊隊”、“掘礦能手”的先進事蹟在全礦上下廣為傳頌。

青山在,人未老!1956年,礦體育代表隊風采

青山在,人未老!1956年,礦體育代表隊風采

鎢礦的發展帶來了礦山文體事業的繁榮。在這支傑出的礦工隊伍中,文化、體育、教育取得了長足進步,文工團演出直上北京,體育賽事名聲在外。“五七”學校、“工人大學”雖說是時代產物,卻營造出了知識型工人“活學活用”的文化氛圍。

1957年深秋,江西省委書記楊尚奎親臨巋美山鎢礦視察工作,深入坑口瞭解生產情況,並與工人親切交談。他看到鎢礦生產蓬勃發展的態勢,很是欣慰,對鎢礦取得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和無與倫比的敬業精神,在巋美山鎢礦得到傳承與發揚,並成為礦山的優良傳統和企業保貴的精神財富。

1959年,礦勞動模範唐海清

1959年,礦勞動模範唐海清

1958年,地點:主平窿坑口。一場“大爆破”剛剛炸響,坑道內濃煙滾滾,約8個小時過去了,主平窿坑口坑長吳才芳,率數名人員進入坑道履行正常檢查,吳才芳走在最前面,在經過多個叉道坑時,突然,一股濃煙不知從哪冒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洶湧襲來,吳才芳被滾滾濃煙團團壓住,難以呼吸,炮煙毒氣侵入心肺,導致窒息,幾分鐘時間,坑長吳才芳1.8米高大的身軀傾刻倒下。在一片喊叫聲中,他被背出坑道,躺在坑口平地上。當時在場的鐘澤月(原下平窿坑口坑長、職工醫院黨總支部書記)對這一場景歷歷在目。他說,吳才芳被送出坑道後,已經不省人事,臉上、手上全身發黑,未能搶救過來。驚悉趕來的礦領導掉下了眼淚,有的工人忍不住放聲大哭。吳才芳,江西龍南人,時年33歲。

易永烈,方正的臉龐透著一股清秀,是一個非常帥氣的小夥子。1979年8月,他遠離家鄉湖南醴陵來到巋美山鎢礦,被分配在下平窿坑口從事井下“五大工種”。參加工作僅一年時間,在一次井下作業中,被掉落的礦石擊中頭部,為礦山獻出了保貴的生命,年僅22歲。

易永烈,母親從湖南老家趕來,用清瘦的雙手,捧著你蒼白的臉,輕伏在你的耳畔,無聲的淚水瀉落,無比的傷痛緊壓心底:崽啊!姆媽怎麼能想到你會這樣去啊……

在巋美山鎢礦的發展歷程中,因公殉職的礦工有100名之多。

英靈
灑一路熱血
執手鎢礦
永伴相隨。

這些,要不要訴說?該不該讚美?

礦山所有的日子,承載著工人老大哥們多少甜蜜、多少苦澀。追溯礦山拓荒的坎坷道路,鎢礦人懂得了奉獻的光榮;年輕礦工為國獻出寶貴生命的淩雲壯志,譜寫了一曲曲建設礦山的無悔樂章。

在新中國創業的偉大征程中,共和國的復興之路就這樣大步走來。

風雨兼程,革故鼎新。巋美山鎢礦的建設與發展,走的是一條萬難艱辛的曲折道路。建礦開礦、拆礦遷礦、留守保礦、複礦複產,關停買斷。這是一段無以言說,又不堪回首的鎢礦印記。

1970年,對於巋美山鎢礦而言,那是一段不得不說的“灰色”往事。

當年5月,主政江西的省革委會主任(省委書記)程世清(河南新縣人,老紅軍,少將軍銜。“文革”中犯嚴重錯誤,1971年撤職、隔離審查,後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到巋美山鎢礦視察,經過一番察看之後,由此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巋美山鎢礦下馬,遷至新餘良山鐵礦。其理由是“以鋼為綱,大煉鋼鐵”,當務之急為發展鋼鐵工業,加之外貿出口嚴重受阻,鎢沙沒有銷路,放在倉庫裡不如埋在地下。同時,江西省革委會決定興建良山鐵礦,目的是為江西鋼鐵工業建立一個“鐵礦生產基地。”

命令下達後,一場大遷徙在巋美山鎢礦展開。

1970年初夏,巋美山鎢礦全面停產。從1970年7月開始,鎢礦的人員、生產設備、汽車、包括資料廚櫃、辦公桌椅等所有財物,全部整體遷至良山鐵礦,除廠房無法搬走外全部卸載,深埋地下的各種管道也挖出來搬走,就連檔案袋、資料袋、信箋也一同運走。職工、家屬分批次向良山鐵礦搬遷轉移。

巋美山鎢礦遷至良山鐵礦,幾千名職工、家屬、子女遷入良礦,這對於剛剛起步的良山鐵礦而言,住宿問題無法解決,只好就地取材,買來了大量竹木、稻草,自己動手搭建茅棚,每座茅棚都蓋得很大,可以住80多人,職工家屬及成年子弟,男女分住各自的茅棚。

1971年元旦剛過,省革委會決定開展良山鐵礦建設大會戰,並組成會戰指揮部,由省革委會分管工交的副主任(副省長)任總指揮,良山鐵礦黨委書記(原巋美山鎢礦黨委書記、十四級南下老幹部)任總指揮辦公室主任。按照原來巋美山鎢礦營、連、排的建制,兵分兩路,一路為建選礦廠房平基挖山頭,一路修建從何家上採礦場的盤山公路。來自巋美山鎢礦的數千名職工家屬,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艱苦創業。

1971年“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後,程世清被查,由他決定的巋美山鎢礦下馬的錯誤“決策”,成了他的一條罪狀。當年,程世清被撤職隔離審查後,轟轟烈烈的良山鐵礦大會戰立即停了下來,並傳良礦將再次下馬,後經江西省革委會與良礦力爭,冶金部才派出專家組考察,並決定良礦繼續建設。但基建速度明顯放慢,時建時停。此後,良山鐵礦的建設也同樣走過了一段不平的道路。該礦于1958年開始建設,經過了三次下馬,四次上馬的折騰。全礦三千多名幹部職工憂心忡忡。直到1977年,用了整整7年的時間才最終得以建成。

在“大練鋼鐵”背景下,興建鐵礦,並無要求拆毀鎢礦,而且是處在黃金髮展期的現代化鎢礦。名曰“大練鋼鐵”,實為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表現。僅憑個人的“一句話”就把鎢礦硬生生拆卸,就如“興建一座教堂,去拆毀另一座宮殿”那樣,可笑至極。

有關“拆鎢保鋼”之說。江西共有11個國有大鎢礦,哪個鎢礦因“保鋼”被拆的?如果沒有,“拆鎢保鋼”就純屬托詞,子虛烏有。試想,如果巋美山是銅礦,不就成了“拆銅保鋼”了?又假如巋美山是錫礦,豈不成了“拆錫保鋼”了?而從運輸成本上說,巋美山到新余成本最高,安福境內的滸抗鎢礦和泰和境內的小龍鎢礦最低,當時兩礦到新餘約180和230公里,其它鎢礦到新餘的距離也比巋美山近得多,只有大吉山和巋美山均與廣東交界,當時距新餘約為580至620公里,最為遙遠。

應該說,當時巋美山鎢礦生產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產業工人眾多,而此時正值良山鐵礦急需大量生產設備和人才,地方財力缺口大,難以籌措建礦資金,以巋美山鎢礦的實力,只有把巋美山拆了搬走,興建鐵礦的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並能儘快“見效。” 所以,乾脆來一個“拆東牆補西牆”,這,也許是巋美山鎢礦遭致拆遷的真相所在吧。

由此可見,程世清從南昌直奔巋美山,其目的顯而易見,沽名釣譽,無庸贅述。

巋美山鎢礦的建設,國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已成為“一五”計畫重點專案的建設成果及歷史見證。事實上,巋美山鎢礦下馬拆遷,導致一座現代化鎢礦停產,鎢金產品產量絕收,礦山滿目瘡痍,給當時仍處在困難時期的國家造成的資源、財產的損失無法估量。

巋美山搬遷新餘良山,搬走的不僅僅是機械設備,一同搬去的,還有鄉情鄉音、親情友情和那黙然萌動的愛情,還有那民風民俗、不變的語音以及縷縷思念。幸然,全礦包括職工、家屬、學生子女在內的約2000人仍留了下來。因而,從巋美山遷到良山的職工家屬,有的父母留在了巋美山、有的兄弟姐妹留在了巋美山、有的同學、好友留在了巋美山。

那段遷徙也成了鎢礦人難以抹去的記憶。如今,當你走在良山街頭,一定會看到小店裡的贛南小吃灰水粄、糍粑,還有門口掛著的串串香腸。巋美山鎢礦,成了遠在良山鐵礦的巋美山人無盡的牽掛。

三十多年的同學情•2016

三十多年的同學情•2016

巋美山鎢礦起源于五十年代初,如果說,五十年代作為巋美山鎢礦的一個年代的話,那麼,七十年代就是巋美山鎢礦的第三個年代。

七十年代“知青上山下鄉”仍在繼續,作為第三代鎢礦人,眾多鎢礦子弟下放到了定南農村插隊。巋美山鎢礦拆遷後,與父母一起留在礦的陳卓堅,因“多子女而又無子女參加工作”的情況,於1975年被巋美山鎢礦革委會批准留城(留礦)不外派下鄉。

陳卓堅,父親陳斌吾,巋美山鎢礦總工程師,原選廠廠長,早年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畢業後在西華山鎢礦實習,實習後分配在江西省地質局工作,後調入巋美山鎢礦工作。1956年參加了全國工業科技大會,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陳卓堅,圓圓的臉龐總是帶著微笑,一對大大的眼睛足以映照出她那獨特的鮮明個性。多才藝的她彈得一手好揚琴,且具一定的文學功底,同學們稱她才女。陳卓堅一直有個大學夢,恢復高考那年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如願,但這一念頭從未改變,自學知識,豐富和充實著自己。1985年,她隨父母一起調往了湖南老家長沙市。

回三亨看看吧。每年每季,許多在良礦的巋山子弟以及離開巋美山的人回鎢礦探訪,往前走,那不是朋友的家嗎,我們常常聊天的地方,再往前走,是那位熟人上班的場所,可是房間變了,房子破舊了,幾十年光景過去了,曾經再熟息不過的門前,只剩幾棵樹枝隨風搖曳。

2019年春節初三,在巋美山鎢礦出生長大的王勤兵(父親王元亨,原礦“南下高幹”),帶著年過六旬在良山工作的哥哥王勤武,兄弟倆從贛州出發再次重回巋美山。重疊的心絮,聲聲夢繞,鎢礦嬌子鎢礦人,尋覓在你的原點,停留在你的瞬間。總想多看看故地容顏,總想多尋找童年足跡,總想多聆聽昨天的聲音,但,總是難以釋懷難離的“故鄉。”

由於巋美山鎢礦下馬,隨之而來的是民窿上山亂釆濫挖,地方相關部門在巋美山上七號窿、黃花坳採礦區“設礦設站。”設礦,就是設立“地方小鎢礦,”設站,即設立“地方收砂站。”上山的民工蜂捅而至,愈來愈多,釆挖礦石、打零砂人員搭建的工棚在巋美山上隨處可見。民窿的大面積亂釆濫挖,使礦山變得千瘡百孔,一個本來就淹淹一息的礦山,怎能經受得住此般折騰?

拆遷後的巋美山鎢礦,在風雨中飄搖了近8年之久,像一個病怏怏的留守老人蹣跚而行。一個“國家級鎢礦”成了一個名符其實的留守單位,其實就是個“皮包公司”。

就這樣,巋美山鎢礦整天提著一個“爛皮包”來回晃悠。

1977年,巋美山鎢礦開始著手複礦複產工作,“巋美山鎢礦”這枚沉睡多年的純銅印章得以復蘇。兩年間,礦領導馬喜紅、王展廷、陳相書等迎難而上,組織人力、財力,重新購置機械生產設備,積極開展恢復鎢礦建制和整體複產的各項籌備工作。

巋美山鎢礦交通車

1978年初,范國安臨危受命,從大吉山鎢礦調入巋美山鎢礦任黨委書記。

“莫道今年冬將盡,明天春色倍還人。”巋美山鎢礦的再次上馬複產,盼來了全面恢復的又一個春天。一批批招工、補員、頂替,退伍轉業軍人、院校畢業分配到礦。巋美山鎢礦,又迎來了它新的主人。

走向夢想的道路註定不會平坦。巋美山鎢礦,就這樣從一路佈滿荊棘的道路上艱難前行。

1979年,巋美山鎢礦在複礦中逐步走上正常的生產軌道。但是,從複產到生產,民窿持續亂釆濫挖的現狀不斷加劇。到八十年代中期,鎢礦又遭遇“大礦大開,小礦放開、有水快流”的不利形勢,隨之,“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的口號重重壓來,偷盜礦砂、不法人員的騷擾等情況使鎢礦透不過氣來,接撞而來的是坑道再次被毀、礦脈再次破壞,礦產及水土資源流失嚴重,複礦生產遭遇的阻力前所未有,雪上加霜。

到任不久的礦黨委書記范國安為此心力交瘁,在回憶那段鎢礦往事時難訴衷腸,感歎不已。

1984年夏的一天,巋美山鎢礦副礦長張家昌,這位歷經盡磨難,飽經滄桑的抗日老幹部(“十三級高幹”),在送來的一份“亂釆濫挖的情況報告”上,用書法批下了四個大字:“還我礦山!”蒼勁有力間,透出鎢礦人的怒之心緒。

一邊是亂釆濫挖,一邊是滋事騷擾。1983年的一個夜晚,主平窿坑口運礦索道在運礦過程中,礦鬥上掉下的礦砂,落在當地上山村山邊的稻田。有些村民就此到礦鬧事,鎢礦與他們多次協商、補償,但村民對協商結果仍不滿意。為此,上山村村民把大糞倒入離該村附近的主平窿坑口飲用水池,導致水池無法使用,坑口工人斷水。定南縣主管工業的副縣長潘利桂親赴現場調處。

對於巋美山鎢礦而言,凡此亂相的礦山秩序無論在組織上、生產上、精氣上都受到很大衝擊,使剛剛複產的礦山元氣大傷,生產舉步維艱。

民窿亂釆濫挖,破壞礦產資源日趨嚴重的情況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省委副書記傅雨田、副省長梁凱宣先後率領地委、行署領導蒞臨巋美山鎢礦視察。傅雨田、梁凱宣身體力行,親自上山到民窿釆挖現場察看,瞭解情況,就嚴重影響和擾亂礦山正常生產問題以及如何維護礦山生產秩序工作作出了明確指示。地方政府對此給予了大力支持,派出工作組開展了有效的清理、整治工作。

民窿亂釆濫挖的問題,同樣引起了央媒的關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吳家柱對此作了釆訪,一則《江西巋美山鎢礦民窿亂釆濫挖現象嚴重》的報導,於1983年9月,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早間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全國新聞聯播)中播發。

1984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南昌公司,開始在全系統開展企業整頓,這對於礦山來說是件關乎命運的大事。巋美山鎢礦克服和排除各種困難,圍繞企業整頓的數十項硬性指標和要求,全力以赴進行逐一列表整改。1985年10月,當礦廣播站傳來“巋美山鎢礦企業整頓驗收合格”的消息時,引起了職工們的一陣歡呼。

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關心、支持下,巋美山鎢礦頂著困難,始終沒有忘卻身上的責任,開發礦產、保護礦山、維護國家利益的擔子牢牢扛在肩上。

刊發報樣•1987年9月24日

刊發報樣•1987年9月24日

鎢!厚實沉甸,像一顆亮閃閃的“黑色珍珠”,始終以它的雅潔、瑰麗滋潤礦山。

山上片與山下片的地貌特徵,成為巋美山鎢礦的一個分水嶺。山上是開釆坑口,595、694、762等工區、機修機電都在山上,山上,自然也就成了鎢礦的生產一線。建礦初期,礦黨委、行政機關、科室等也都設在山上,為全礦的經濟、文化中心。山下為機械化選礦廠和成片建築的工人村。

“工人文化宮”早些年書體,蒼勁有力

“工人文化宮”早些年書體,蒼勁有力

山下是選礦廠、工人村(職工家屬生活區)。選廠在一個小山坡上依山而建,“布達拉宮式”的選礦廠房,造就了中國鎢礦山的新地標。

“萬米”運礦索道

“萬米”運礦索道

灣灣的巷道,深邃悠長,伸向井下深處的歲月。運礦索道,高高聳立,從主平窿坑口引出,跨越天塹,與選廠緊緊相牽,蔚為壯觀。這就是中國鎢礦獨特的輪廊,大氣磅磗。

選廠女工

選廠女工

三亨河水清澈透亮,繞過潔靜的礦區,自東向南,汩汩流淌。傍晚,余暉披滿礦山,塗一抹淡紅,工人村上空便升騰嫋嫋飲煙。這就是中國鎢礦的獨有小鎮,如畫秀美。

工人村遠眺

工人村遠眺

嬌媚的礦山更加嬌媚!

工人村,四面環山,座落在一片丘陵似的小盆地,山水相融。站在子弟中學高山上遠遠望去,整齊劃一的家屬房,紅紅的一片,方方正正,象一個大大的“四合院”。工人村,成了礦山的“後花園”。

往年,工人村的各條道路都是泥土路,為改變礦山面貎,1980年鎢礦號召工人們自力更生,自行修建了平坦的水泥馬路。1981年,礦黨委、行政機關從山上遷往山下。

夏日的傍晚,靜謐的工人村少了一份城市的喧囂,空氣中多了一份清新氣息。吃過晚飯的人們,漫步在工人村南、北、西區乾淨的馬路上,有的三三倆倆;有的坐在門前小院;有的行走在去選廠上晚班的路上;三五成群的孩子們則在馬路上嬉戲打鬧,有的與鄰里或幾個朋友、同事、老鄉坐在一起,講講當天礦山的見聞趣亊,上了年紀的退休老工人或老人,手拿各種樣式的扇子忽忽悠悠來回舞動。那情景,簡直令人嚮往無比。

李國芳,20出頭,一頭烏亮的短髮,潔白的衣裙衫托出修長的身材,優雅的裝束中帶著樸素,眼神犀利中不失童真。她家住在文化宮側北區的馬路旁,一天傍晚,她和倆個弟弟在家門口馬路上,一玩具小汽車在路上溜來溜去,弟弟時兒追跑時兒嚷嚷嬉笑。李國芳手持一個帶把的小東西,在鍵上左右按動,小汽車倒很聽話似的,也左右來回跑動。過往的人說,那小電車是帶搖控的,叫搖控器,很先進,說她家在美國有親戚。“嘖嘖,好來事,那可能是從美國帶回來的。”那人說話的神態,比玩電動車的小孩子還神氣,好羡慕好羡慕。

“明媚的夏日裡天空多麼的晴朗,美麗的太陽島令人神往……”八十年代,鎢礦廣播站播放當下流行的歌曲,環繞鎢礦上空,聲聲嘹亮,回味悠長。

工人村

那時候,礦山的冬天是會下雪的,雖然滿山蕭瑟,但也總是透著綠意。冬日裡,滑滑的霜凍撒在工人村的路上,隨時都能讓人翻個跟鬥。遇上3攝氏度以下的低溫,山上山下冰霜覆蓋,那景至猶如山鄉村寨,白皚磑一片。而在不遠處山坡上的選廠,就像一座“正方高塔”,在銀裝素裹中更顯端莊大方。

巋美山鎢礦子弟中學畢業合影

礦山養育了幾代人,在那個出生、成長的地方,父輩靠著那一份不算多的工資,撫養著全家老小,養大了我,養大了你,養大了哥哥姐姐、養大了弟弟妹妹。

一代接一代在這裡繁衍生息,一茬又一茬在這裡迸發理想。一程又一程歲月交替,歷經半個世紀,其間的生生息息,成就了一個------夢的故鄉!

工人村酷似鄰蘇的“中國東北民居”

工人村酷似鄰蘇的“中國東北民居”

那年,我在跟誰喝茶、聊天?那年,我在跟誰嬉戲、打鬧?那年,我在跟誰去三亨河洗澡、遊玩?那年,我在誰家炒肉、吃飯?那年,誰穿件花格衣裳、留著髮辮?不管是從小長大生活的地方,還是工作的地方,總是讓人揮之不去,夢瑩牽繞。

嗨!你在哪?

“多想見你一面,可再也聯繫不上了。”

也不知道,現在的你,好嗎?

工人村的房前屋後,那熟悉的、矮矮的竹籬笆,還有那一片層層鋪蓋的紅瓦,如同蘇聯專家招待所旁那棵老桂花樹徐徐舒展開來。對於你,一直有個放不下的夢,只因年少時,那一份從未邀約的初見。

鎢礦的日日夜夜,或許,在某些時刻,擁有過真誠與溫暖,而在每一刻閒暇裡,焦慮與不安的心境,選擇與放棄的不忍,都是一種傷痛。生怕,生怕有一天會失去你,丟下我。

鎢礦,礦山人奉獻給你的是滿腔激情與熱血,你“吞食”的卻是礦山人那一縷最閃光的美好年華!

鎢礦人,把自己的命運捆綁在了企業上,如果企業整體走低,個人只能跟著走下坡路。進入九十年代,越來越多的人感到了一種危機的兆預,不管是鎢礦幹部、工人還是子弟,都通過各種管道、各種關係選擇離礦,尋找自己的“地方,”哪怕調往其它好點的工礦企業。

建礦以後,巋美山礦的家屬、子女子弟不斷增加,使本來就產業單一的礦山,難以解決眾多子弟就業問題。為此,定南縣始終備至包容鎢礦子弟,並厚愛三分,呵護有加,令人敬服。

自巋美山建礦以來,鎢礦的許多家屬子弟,通過定南縣各部門、各行業的招工、考試、選撥、聘用任用,成了定南的一份子,他(她)們在江西的南大門安居樂業,為定南的建設與發展貢獻力量。

巋美山鎢礦,成了一個過往的驛站。

對於未來,礦山人始終懷揣夢想。

巋美山選礦廠

少年稚稚,青春悠然。由衷感謝礦山給予的曆煉、不屈、坎坷人生! 由衷感謝礦山歲月,讓你我相識,成為相互幫助的友人。

此時的你,此時的我,

在此時的懷望,此時的家園。

在生命的初始中刻下印痕,那一幕幕逝去的往事,注入過太多辛酸。那味道,就像定南的酸酒鴨, 又酸又辣,辣得出汗,酸得打“寧傾”(方言:顫抖)。

如今,一個無法回去的地方,桌上的辣椒醬、湯皮臘成為塵封已久的往事;

兒時的小同學、小夥伴、老頑固嬉戲的影像如電影片段,難以停格;

李師傅、黃師傅、張嫂阿姨,老哥大姐那和藹的神情裝進心海;

工人們發誓打賭、大聲爭執、愣不承認的憨態如影隨行;

選廠上下班響起的警報(氣笛)聲猶在耳畔;

還有那句,那句土土的方言“好老卵”(牛氣),伴隨著礦山的市井百態一同走過。

礦工的心肺被塵矽霧化,遠望的道路似乎也被尾沙阻擋。流逝的光蔭夾帶著無情的歲月,穿過鎢礦的明媚與神殤漫漫駁離,在明朗中悄然模糊,漸漸遠去。

鎢礦餘音切切,深深呢喃:“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而與你命運相連的鎢礦人,卻在長滿鏽斑的罐籠裡上下穿梭,纏滿槃涅重生的高高天倫!

在“國家相冊”裡,有沒有w的影子?作為共和國的長子,“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

巋礦情,姐妹舞•2019

巋礦情,姐妹舞•2019

鎢礦,

生於新中國播種的年歲;長於祖國花開的季節;行于共和國長子的隊伍;融於沐風櫛雨的四季輪回,

那前塵往事,似經過碎選冶煉,由“鎢”的亮澤轉閃光的銀白,飄過遠山,帶萬千思緒,抵達熔點,

在流年似水中,在紅塵如泥裡,

於感品天地之間,未空負國家重托和燦爛光景。

時至今日,追根溯源,在贛南所有的礦產資源中,鎢礦的發跡創歷史以來多個“之最”,為最早合法利用、開發,最早規模建設、經營,最早科學管理,提煉。由此,這對贛州乃至整個江西的工礦企業提供了可複製、可粘貼,直到刷新的成功範例,並對全省銅、鐵、稀土等礦產品的生產、研發和管理產生了積極影響,意義深遠。

蘊藏豐富礦產資源的贛南,傳承了礦業生產歷史上的傳統經驗,在礦產的開發、研發與利用上,顯示出了強大後勁與實力,這個前有“世界鎢都”之稱的贛南,如今又多了“稀土王國”的美譽,“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的雄偉號角,在贛南大地奏響。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今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偉大祖國沿著100年復興之路,70年社會主義建設和40年改革開放奮鬥之路,一定能夠再續無愧於歷史的壯麗輝煌。

鎢的礦山,摘一寸天涯光蔭,沬一段年輪風華,那山、那事、那人;兒時、少時、青澀時的心跡,是否還有純情相依的溫暖?那一次次瞬間凝眸的傾心,又還能溫柔多少寂寥歲月?

轉眼又是3月,雨水滴打窗櫺。鎢礦的早晨,露珠從草叢中冒出,晶瑩瑩的緊貼花瓣,折射出細微的光環。工人村路旁,長出了不起眼又不知名的小花,花莖很細很細,花朵很小很小,朵朵紫紅色的花歡實地伸展,猶如邂逅江南,往事中的每一個逢隙,都透著煙雨濛濛的詩意。

隨便翻開一段鎢礦記憶,都如殘留在礦部辦公大樓青磚牆上長滿青苔的時光,被春雨打濕,浸透心房。

[來源:伽南木旅行社]

评论被关闭。

旧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