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李寶華教授揭示了固態鋰電池穩定運行的秘密,即在LAGP與金屬鋰介面處引入凝膠電解質,能防止LAGP與金屬鋰發生反應,高效傳導鋰離子及減緩因鋰金屬體積效應帶來的應力,實現混合固態鋰電池在室溫下的穩定運行。
固態電解質的化學組成為Li(1+x)AlM2-x(PO4)3(M為Ge、Ti),簡為LAGP及LATP。這兩種固態電解質具有較高的熱穩定性和力學性能,可消除活潑金屬鋰負極的安全問題。
其中LAGP類快離子導體存在對金屬鋰不穩定問題。因此,在LAGP與鋰負極的介面應引入了凝膠電解質(3DGPE),使固態鋰電池能穩定迴圈。該電池是以磷酸鐵鋰(LFP)為正極,金屬鋰為負極,有良好電化學性能(在1C電流密度下其放電容量為14mAhg-1,其在0.3C電流密度下迴圈300次後,容量保持率為91.2%)。同時,李寶華也證明了這種方法能高效抑制枝晶生長且具有傳導離子能力。
3DGPE 能高效地且均勻地傳導鋰離子,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及緻密的結構可抑制枝晶的形成。在介面處3DGPE不僅阻礙LAGP與金屬鋰負極的直接接觸,同時可提高離子傳導,並抑制枝晶生長從而防止後續副反應的發生。另外,柔軟的3DGPE能作為緩衝層釋放鋰負極在迴圈中因體積變化所產生的應力,保證固態鋰電池穩定迴圈。
提到電池穩定運行,讓我想起了美國研究員曾經表示可用氧化鎢納米材料作為負極,因為其有顯著表面積、優異的穩定性能和導電性,也能保證電池穩定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