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鎢市是鎢業歷史上少有的年份,從年初到年尾都貫穿著鎢價的漲跌波動。全年影響鎢價的因素包括:實際供求、季節因素、資金鬆緊、國儲局收儲、大企業參與、鎢礦山成本、貿易型企業參與等。
由於供求關係的失衡,2015年底鎢價大幅下滑,而後以國內鎢精礦產量前8位的鎢業集團正式開啟了“八大鎢企會議”來維護市場,提出限產銷售保價的號召,鎢精礦產量得到控制,但鎢原料端供大於求的現狀依然難以改善。近兩年,國內鎢精礦市場增量主要來自於河南、雲南、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再加上周邊國家緬甸、蒙古國、朝鮮、哈薩克斯坦的進口量,鎢精礦供應量成為壓制鎢價上漲的主要因素。隨著鎢品應用範圍拓展逐漸停滯以及鎢廢料的應用率逐漸提升,終端市場鎢價影響進入被動階段。除八大鎢企會議影響因素外,福建某上市鎢企的月度兩次長單APT定價對市場影響較大,以年採購4000噸APT計算,該企業的APT採購量佔據貿易市場的10%,對市場成交價格影響較大。江西某上市鎢企月度一次鎢精礦長單價格也影響較大,2016年下半年開始,該上市鎢企刺激價格政策一定程度上拉高鎢價。
國儲局從年初到年尾共經歷4次鎢精礦收儲,收儲量超過2萬標噸,刺激了鎢價。主要供應企業為以五礦、江鎢、章源為主的鎢礦集團,主要供應量來自各大集團的庫存礦礦和少量的外購礦。收儲價格偏理性導致收儲後鎢價的漲價缺乏持久性。
國內鎢礦山成本差異較大,原因包括:鎢礦山資源特性、當地政策、鎢礦山企業性質主要三個方面。資源優勢明顯的伴生礦或低成本運營的中小礦山,鎢精礦成本低於7萬元/標噸或更低,代表為河南某大型露天鉬礦的伴生鎢礦。資源一般或資源尚可但運營成本較高的礦山,其成本在7-7.5萬元/標噸的區間段,代表礦山為江西地區的多年開採民營礦山。鎢礦國企礦山成本區間集中在7.5-8.5萬元/標噸,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深度採礦成本增加、資源的逐漸劣化,其代表礦山為湖南、江西、廣東等地的國企礦山。當鎢精礦低於7萬元/標噸時,鎢精礦市場的活躍度較低,以超過全國市場產量50%以上的國企鎢礦山便會維護價格,採取措施,使得鎢精礦的價格見底。
2016年鎢價的波動成為有記錄以來貿易市場最好的年份,在鎢價的波動不停的情況下,判斷行情波段交易成為市場新的一個商機點,往常的鎢精礦和APT貿易在市場逐漸透明和競爭壓力下,正常的鎢精礦貿易利潤在幾百元到兩千元/標噸之間,APT利潤在1000-2000元/噸。正是有了高頻率的價格波動和價格差,貿易型企業採取了低位大量補進,隨著價格的上漲逐步清倉,將鎢品利潤空間加大,這種貿易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鎢價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