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美國《國防》月刊網站3月21日刊登題為《中國鞏固稀土加工主導權》的文章,作者為美國釷與稀土元素諮詢公司總裁詹姆斯•甘迺迪。文章稱,美國在國防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相對下降折射出它在稀土能力方面的衰落。
稀土是元素週期表上的17種元素,目前是大多數現代技術和武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章稱,美國的稀土供應鏈在1980年首次遭到破壞。美國核管理委員會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對相關規定的修改,無意間導致美國稀土工業的方方面面都向中國轉移。
在2012年上市的400多家稀土初創企業中,只有不到5家達到生產階段。在這些企業中,只有兩家產量可觀。在這兩家企業中,一家在破產後因中國的融資而復活,另一家則在一段較短的時期內失去了運營許可。
與此同時,中國在很多這類已經失敗或風雨飄搖的專案中獲取了重大股權和債務頭寸。
此外,僅僅上報稀土礦或經過淨化的氧化物會扭曲政府的政策決定,因為這些材料在提煉為金屬之前沒有重大的技術或防務應用價值。只有中國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事實上,中國國門之外的所有稀土礦礦場都會將其精礦或高價值氧化物運往中國,在那裡加工成稀土金屬、合金、磁鐵和其他高價值材料。
文章稱,專注於稀土開採而不是整個稀土供應鏈,這種態度破壞了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因為所有國防和技術應用都始於稀土金屬或其他經過氧化的材料,而非剛剛出土的礦石或氧化物。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問責局2016年2月發佈的一份題為《稀土材料:制定全面措施有助於國防部更好地管理供應鏈中的國家安全風險》的報告估計,美國可能需要15年時間重建國內稀土供應鏈。
文章表示,幾乎沒有哪個美國決策者明白這些微妙之處。大多數人會驚訝地發現,如果中國選擇禁運這些材料,那麼中國之外的幾乎所有汽車、電腦、智慧手機和飛機裝配線都可能被關閉。依賴稀土的美國和北約武器系統也將如此。這些供應鏈可能被切斷。
文章稱,從1994年到1998年,美國政府出售了全部戰略稀土儲備。國防後勤局的戰略儲備目前只包括少量稀土氧化物和鏑金屬。它們都不是國防工業能夠直接利用的。政府問責局報告說,這些材料需要通過中國的供應鏈才能被利用。
美國國防承包商和技術公司使用的所有稀土金屬、合金和磁鐵都可以追溯到中國。
中國首次申請國際稀土專利是在1983年,而僅僅14年後,中國的稀土相關專利總量就超過了美國,也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截至2018年8月,中國積累的稀土專利申請量已經比美國多出2.3萬餘件。
以下是其他一些發現:自2011年以來,中國每年稀土專利申請量都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申請速度在加快——2011年到2018年增加了250%。
文章稱,白宮最近下令撰寫的一份報告終於承認了這個問題。《評估並加強美國製造業和國防工業基礎以及供應鏈彈性》渲染稱:“中國對某些材料的供應構成了巨大且不斷增加的風險,而這些材料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具有戰略意義。”
文章認為,對五角大樓和防務承包商來說,過去幾十年風調雨順:預算越來越高,股價飛漲。然而,中國利用這段時間為超越和取代西方奠定了基礎。中國的進步正在迅速改變全球力量平衡,它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