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盤古山百年鎢礦雪中送炭

江西省於都縣近日平均氣溫幾近0℃,高山地區已是白雪皚皚。

2018年12月30日,85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不懼寒冷前往於都縣海拔1100多米的盤古山鎢礦區進行野外考察。陳院士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近期由其學生于盤古山礦區南部發現的地表礦化標誌帶,及時為礦山企業下一步找礦工作指明方向。

盤古山鎢礦是一處以鎢為主的大型礦床,共(伴)生鉍、鉬、碲等多種金屬礦產。該礦床發現於1918年,曾與贛南西華山、巋美山、大吉山等鎢礦齊名,以礦脈厚、礦物複雜、品位富、礦化穩定等著稱,上個世紀強有力地支持了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然而歷經百年開採,礦山保有儲量所剩無幾,礦區週邊及深部找礦突破已是燃眉之急。陳毓川院士始終心系盤古山。聽到其學生彙報該區發現了新的礦化標誌帶,剛參加完贛州市政府活動的他便迫不及待地趕往盤古山探個究竟。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

儘管盤古山上氣溫極低,幾位隨行的年輕小夥子都頻頻地打寒顫,可陳院士的工作熱情絲毫沒有減弱。車子剛停穩,他便馬上查看區域地質圖、礦區地質圖、地質剖面圖,詢問礦化標誌帶的基本情況。聽完彙報後,陳院士便拿起地質錘和放大鏡,敲一下再看一下,一絲不苟地觀察細脈中礦物組合,還不忘給身旁的年輕人詳細講解觀察到的各種現象,提醒其學生務必準確測量礦化標誌帶的點位元、厚度、產狀,並通過顯微鏡及時鑒定其中的礦物組合和品位。

通過一個上午的仔細觀察,陳毓川院士挺起腰杆,將自己掌握的資訊並結合多年來的找礦經驗,毫無保留地與盤古山鎢業有限公司楊植根總經理、童啟荃副總工進行了詳細交流。他指出,該處是一個重要的細脈帶,規模很寬,含脈密集,單脈連續性良好。老一輩地質工作者正是依靠出露地表的這類細脈帶追蹤深部的鎢礦石英大脈,在西華山、漂塘等地區取得了找礦突破。他同時也強調,細脈帶已風化,其中的一些礦物組合仍需要做更細緻的顯微鑒定工作,細脈帶的延伸規模、礦化程度以及其週邊是否還有其他細脈帶發育需要及時開展勘查工作,以便為後續鑽孔或巷道工程驗證提供依據。礦山領導聽後倍感興奮。對於一個資源嚴重短缺的百年老礦而言,能聽到這位資深礦床學家對此礦化標誌帶及深部找礦前景的認可,他們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在如此寒氣逼人的嚴冬裡,陳毓川院士的到來無疑就是給礦山雪中送炭![中國礦業報]

评论被关闭。

旧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