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全球鋰電池產業主要集中在中、韓、日三個國家。但中國鋰電池還有不少可能存在的隱憂或問題需要警惕。中國鋰電池無論是生產技術還是原材料,都遠遠落後於日本。近年來,學者研究出新負極材料——納米氧化鎢,能給中國鋰電池帶來全新的局面,或將能使中國趕超日本。
據瞭解,2013年,中國企業以1899.8萬kWh的出貨總量超越韓國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中國企業總出貨量的全球占比已經超過40%,而日本只有24%,韓國只有31.4%。但這不能否認中國鋰電池在技術和品質上與日本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技術方面,國內鋰電池的核心技術基本上是從逆向設計中來的,真正創新的並不多;在原材料方面,為了追趕日本鋰電池產業,國內企業曾從軟包裝的鋁塑膜、隔膜、電解液直至正極材料都是從海外進口;在鋰電產品品質上,目前日本巨頭的產品合格率已經達到1ppm級別,即生產的一百萬隻電芯中,不合格率只有一隻甚至沒有,而中國企業的電芯產品合格率能達到90%就很不錯,且這90%中還一般分為品質好的A品和品質次一點的B品兩檔。
高性能鋰電池負極材料層出不窮。學者研究出納米氧化鎢可製成負極材料,其具有小尺寸效應,縮短了距離,有利於電子的傳輸和鋰離子的擴散;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增加了電極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使得鋰電池高倍率下依然保持較高電容量。
氧化鎢是鎢的一種氧化物,而我國存在豐富的鎢資源。如果國內使用氧化鎢作電極材料,那麼原材料無需進口,更重要的是電池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