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2個礦產之都,你知道幾個?
一、鎢都:江西大餘
大餘縣位於江西省南部,贛江西源章水上游。該縣歷史悠久,秦代屬南埜縣地,隋屬南康縣,唐置大庾縣。宋後曆為南安軍、路、府治。1957年改為大餘縣。因地處大庾嶺北麓而得名。大余縣鎢礦資源極富,素有“鎢都”之稱,是我國最大的鎢礦基地。
二、稀土之都:內蒙古包頭
世界的稀土來自於東方,東方的稀土來自於中國,中國的稀土產自包頭。中國稀土儲量第一、生產規模第一、出口第一,包頭稀土儲量占世界稀土總量的76%,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絕對的“稀土大國”,包頭也就成為世界稀土產業中心。
三、錫都:雲南個舊
個舊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因錫礦開發歷史悠久(2000多年)、儲量豐富、冶煉技術先進、精錫純度高而聞名國內外,享有“錫都”美譽。新中國建立後,累計生產有色金屬192萬噸,其中錫92萬噸,約占全國錫產量的70%以上。是全國最大的錫現代化生產加工基地。
四、鋅都:雲南蘭坪
蘭坪的礦藏資源得天獨厚,早已名揚中外。目前已探明和發現的礦藏有鉛、鋅、銅、銀、鹽、鍶、汞、銻、硫、鐵、石膏、雲母、葉臘石、冰洲石、水晶石等十多種礦,150多個礦床點。其中金頂鳳凰山特大型鉛鋅礦,以儲量大,品位高,成礦集中,易開採等特點,榮居全國之首世界之二,儲量達1429萬金屬噸,潛在價值可達2000多億元。
五、鎳都:甘肅金昌
金昌鎳礦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永昌縣城北。龍首山礦床是一個世界罕見的以鎳為主的有色金屬共生礦,蘊藏著豐富的硫化鎳和銅、鈷、金、銀以及鉑族金屬。60年代金昌鎳礦投產後,結束了我國不產鎳的歷史,使我國一躍成為世界鎳礦資源最多的國家之一。現在金昌鎳礦已建成一個采、選、煉綜合經營的大型聯合企業,能直接從礦石中提取十餘種產品,其中鎳和鉑族金屬產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85%和90%以上。金昌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鎳生產基地,銅、鈷、金、銀和鉑族金屬提煉中心,並有“中國鎳都”之美譽。
六、銻都:湖南冷水江
明朝末年(1541年)發現了世界最大的銻礦產地--湖南冷水江錫礦山,當時把銻誤認為錫,故錫礦山以此得名,至清•光緒16年(1890)經化驗始知是銻。從1908年以後數十年間,中國產銻量常占世界總產量50%以上,僅就錫礦山自1912~1935年間的銻品產量占世界產量的36.6%,占全國的60.9%。
七、鉬都:河南欒川
中國鉬礦資源豐富,鉬礦儲量和金屬鉬年產量君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的鉬礦有產地兩百多處,幾乎各省均有分佈,以河南省鉬礦資源為最豐富,鉬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三成。而欒川縣有著號稱“亞洲第一”的探明儲量達二百多萬噸之特大型鉬礦床。
八、焦煤之都:黑龍江七台河
七台河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物產豐富,探明金屬、非金屬礦藏30多種,其中煤炭是全國三大保護性開採煤田之一,已探明儲量52.6億噸,保有儲量17億噸,成為國家重要的主焦煤生產基地和東北地區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
九、磷都: 雲南晉寧縣
晉寧縣以其境內擁有儲量大(探明儲量8億噸)、埋藏淺、礦體集中、品質優良、加工性能好、易於開採的磷礦石資源馳名於世,享有“中國磷都”之稱。
十、滑石之都:遼寧鞍山
鞍山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51種。鐵礦,探明儲量100億噸,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菱鎂礦,探明儲量23億噸,占全國的80%,占世界儲量的四分之一。滑石礦,探明儲量為6000萬噸,占全國的40%。岫玉,探明儲量約206萬噸,占世界的60%,被確定為中國“國石”第一候選石,2006年12月,岫岩縣被中國礦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玉都”。
十一、汞都:貴州銅仁
貴州銅仁萬山特區古稱大萬山,因歷史上盛產朱砂、水銀,其儲量和產量均居國內之首,亞洲之冠,故素有中國“汞都”之稱,其汞礦的開採已有630餘年的歷史。由於資源枯竭,2002年,萬山汞礦關閉破產,2009年3月,萬山被國家列為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也是貴州省唯一的國家級資源枯竭型城市。
十二、金都:山東招遠
招遠市以盛產黃金而聞名,是中國第一大產金市(縣)。2002年1月28日,中國黃金協會授予山東省招遠市“中國金都”的稱號;2007年11月28日,又分別授予招遠市阜山鎮、九曲蔣家村“中國黃金第一鎮”和“中國黃金第一村”的稱號。新中國成立後,招遠作為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連續三十八年黃金產量雄居全國之冠。現在,招遠黃金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壯大,已形成了集黃金生產、黃金深加工、黃金資本運作、黃金旅遊、黃金關聯服務業于一體的黃金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