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礦產資源大國,也是礦業大國,已發現礦產172種,探明資源儲量的162種,品種較為齊全,勘查開發體系完整,主要礦產品產量和消費量居世界前列。2008年以來,鎢、鉬等金屬礦產發現一批世界級大礦床,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在開採強度持續加大情況下實現普遍增長。
為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國土資源部會同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環保部、商務部共同組織編制了《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劃》),將鐵、鉻、銅、鋁、金、鎳、鎢、錫、鉬、銻、鈷、鋰、稀土、鋯列入戰略性金屬礦產目錄,作為礦產資源宏觀調控和管理的重點對象。
《規劃》確定礦產資源勘查主要指標:要求2016-2020年新增查明鎢礦資源儲量(65%WO3)100萬噸。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主要指標:到2020年,稀土礦開採總量(稀土氧化物REO)控制在14萬噸/年;鼓勵伴生鎢礦綜合利用,納入開採總量指標管理,鎢礦開採總量指標控制在12萬噸/年;限制鉬礦等產能過剩礦產開發,新增產能要嚴格論證。
《規劃》提出,要綜合考慮資源稟賦、開發利用條件、環境承載力和區域產業佈局等因素,建設103個能源資源基地,作為保障國家資源安全供應的戰略核心區域,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相關行業發展規劃中統籌安排和重點建設,在生產力佈局、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配置、重大專案安排及相關產業政策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和保障,大力推進資源規模開發和產業集聚發展。到2020年,大型煤炭基地生產能力達到全國的95%以上,石墨、稀土等資源基地超過80%,鎢、錫、銻、磷、鉀鹽等資源基地達到50%左右。
要保護性開發鎢錫銻等礦產。鞏固贛南、湖南郴州等鎢礦資源基地,穩定開採規模,合理利用共伴生鎢、低品位鎢和含鎢尾礦資源。穩定錫銻開發格局,重點提升滇東南、廣西河池、湖南安化冷水江等資源基地開採和供給能力,加強對藏南、藏北等地區銻礦資源管理和保護。
要加強礦產資源保護。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採取有力措施,提升資源保護能力。建立保護性開採特定礦種動態調整機制,完善年度開採總量指標控制管理,合理調控鎢、稀土等開採規模,嚴防過度開發。
要科學確定儲備的礦種、規模、佈局,實施一批保護與儲備項目,加強對鎢、錫、銻、稀土、鋰、晶質石墨、鉻、特殊和稀缺煤種、鈾等重要礦種,以及自然保護區內重要礦產地勘查,提高勘查程度,成果納入儲備管理。建立礦產地保護與儲備的監管體系,加強保護和監管。
規劃確定7個鎢錫銻多金屬能源資源基地:江西武甯-修水、贛南、滇東南個舊-馬關都龍、廣西河池、湖南郴州、湖南安化冷水江、甘肅張掖-酒泉;4個鉬礦能源資源基地:黑龍江伊春、豫西、陝西渭南、安徽金寨;6個稀土能源資源基地:內蒙古包頭、四川涼山、江西贛州、湖南江華、廣西賀州、閩西南。
此外,還有5個國家規劃鎢礦區:小柳溝鎢鉬礦區、大湖塘鎢礦區、珊瑚鎢錫礦區、博白三叉沖-油麻坡鎢礦區、雲浮鎢錫礦區;3個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鎢錫礦區:朱溪週邊鎢銅礦區、萬洋山-諸廣山鎢錫礦區、吞多瑪錫多金屬礦區。
《規劃》要求,鎢礦種最低開採規模設計標準為大型80礦石萬噸,中型40礦石萬噸,小型5礦石萬噸。
鎢礦產資源重點勘查區-10個:江西崇-餘-猶、修水大湖塘、香爐山-黃竹坪、於都盤古山;西藏拉榮;甘肅小柳溝;新疆祁曼塔格-白乾湖、沙壟;陝西鎮安縣;雲南麻栗坡南秧田。